搜尋此網誌

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

鼻煙壺



清.琉璃觀世音菩薩鼻煙壺
洪園文物紀念館典藏



當年貴冑豪裔 懷抱著性誘惑的象徵
而今物換星移 變成了古董商的奇貨


在古董藝術品諸類中,鼻煙壺出現時間很短,約在十五世紀末由歐美傳教士傳進明朝。當年歐美高級貴族以香料裝入各式各樣的鼻煙壺,主要功能在於香料可隨身攜帶不易潮濕,具有香身作用,後來中國貴族把各種麝香、鴉片粉、膏及其他高貴藥粉裝入壺內,要用時把壺蓋連帶勺把內置粉末,膏料勾出或放入鼻中吸之,或放進舌內淺嚐,可提神醒腦,有興奮作用。

小巧玲瓏 形質可愛

鼻煙壺在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已經盛行,嘉慶之後至宣統亡國,逐漸凋落,民初民眾雖也風行ㄧ陣子,迨至民國中期,鼻煙壺已不多見,之後、反成為骨董家收藏器物。

由於鼻煙壺小巧玲瓏,各型各色,極為美觀可愛,一度成為古董界寵兒,很多收藏家到處搜購珍藏,一度把價位拉的很高,正因為市場供需關係,近二十年來、仿古或新型鼻煙壺大量出現,但其價位偏低,造型較大,手工也無法與前比擬,因此很難立足於市場。早年的鼻煙壺體積很小,約高四.五公分,最大也不過十公分,形式種類多樣,很迷人,為清朝皇親貴族所喜愛,民間富豪也視為身分表徵,在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藝術造型中,所使用素材有玉類、瑪 瑙、木材、玳瑁、琥珀、玻璃、琺瑯、搪瓷、綠松石、琉璃、象牙及翡翠等,有單色的、有多彩的,通常採內繪人物、動物、山水、花卉、翎毛、書法、戲劇、小說典故,內容生動極富多彩,相當討喜。

清.琉璃山水畫鼻煙壺 
洪園文物紀念館典藏


皇親貴族 袖中寵物

鼻煙壺因出現年代短,大約三百多年歷史,由於時間短、量又少,竟成為骨董藝品類中的「異軍」,品相好、年代久的鼻煙壺曾在國際古董藝術拍賣市場大放異彩,為有眼光的收藏家賺進大把鈔票。

在此舉出一個故事,民國六、七十年間英國有位藝術系教授夫婦,每年利用假期到殖民地香港旅遊觀光,喜愛到古董店或路邊攤選購小巧可愛、袖珍容易攜帶鼻煙壺,價格甚低、一出手就買了幾十來支,幾年累積下來竟有三百多支鼻煙壺,不時把玩觀賞,也有部分轉贈親友。
清.白玉仙童鼻煙壺


拍賣五件一千多萬港幣

某日、這對夫婦看見報導,指稱中國鼻煙壺具有很高身價,一時興起、請國際拍賣公司鑑定,多數是珍品,乃委託拍賣,僅五件鼻煙壺竟被拍入高達一千多萬港幣,是當年他倆收購的一百多倍利潤,竟讓其一夕致富,真料想不到小兵立大功,讓他倆喜出望外,真是時來運轉也。

鼻煙壺形狀很多樣,諸如有圓、有方、有三角、有六角、也有葫蘆形的、甚至長方形,也有六稜的、八稜的、扁圓、桶形等。至於壺的質料大都採瓷質為多,顏色很多,包括青花、釉裡紅、粉彩、鬥彩、鈞釉、茶葉末釉、窯變釉、青花釉裡紅、古銅色瓷等,另有採瑪瑙質地的,

由於瑪瑙質地溫潤、紋理豐富,有很多是隨紋理取形,自然成景,令人愛不釋手。目前,早清鼻煙壺至為昂貴,就連清中期、晚期的鼻煙壺,品相好動輒一隻要值港幣一、二十萬元至二、三百萬元不等,而且這些小巧玲瓏、袖珍可愛的小東西,未來在國際市場仍然有不斷攀升的身價。
清.牙雕羅漢佛鼻烟壺(正面)
清.牙雕羅漢 佛鼻烟壺(背面)

國際市場 後市看好

鼻煙壺被視為頹敗、腐化、沉淪的不祥之物,因此出現時間很短,只不過三百多年風光。殊不料它的巧小可愛彩繪多姿造型,仍為現今歐美及華人所喜愛,正因其年代短、量少、物以稀為貴,鼻煙壺內乾坤世界已不為人所計較,反而其外表之極緻造成後人競相收購,預料未來升值潛力絕不下於書畫、玉器、陶瓷等之風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